查看原文
其他

曝光一批自闭症父母在日常中的错误沟通方式!

我是大米 大米和小米 2022-01-09

仅仅是对孩子不打不骂,夫妻双方不干架就是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了吗?


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师曾松添博士告诉我们,特殊孩子在沟通能力方面的学习,最主要是来源于父母的耳濡目染。然而,父母双方最平常的沟通和相处也极有可能隐藏着暴力因素,而且这份暴力可能会延伸到孩子的身上。


糟糕的是,许多父母至今丝毫没有察觉这种暴力的存在,任由其发展直到最终给家庭和孩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我们为什么而沟通?


——习惯了暴力沟通,伤害的往往是最亲的人


文 | 曾松添(Tim)

华盛顿大学博士 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师

 


我在国内大学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和几个小伙伴组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公关策划大赛。作为上届金奖得奖学校,这次特意派了几个科班出身的专业团队参赛,希望能梅开二度,我们团队只算是替补杂牌军。

 

作为队长,我带着三位队友合作分工,废寝忘食地鼓捣了一个多月,改了一稿又一稿。结果我们团队还是差了2分,没能进入上海决赛。

 

本来以为故事就这样落幕了,没想到一周以后我们接到组委会的电话,被告知前10名的四川团队退赛了,我们可以替补进入决赛。虽然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我们团队的准备时间足足比别人少了一周,这样仓促准备恐怕还是要当炮灰。

 

尽管形势如此,我们还是决定赌一把。为争取时间,我们晚上没场地就偷偷从窗户爬到舞蹈室。在专业上遇到的不懂得知识,我们就一点点死磕。

 

最后,奇迹发生了——我们这个替补杂牌军获得了大赛金奖!

 

 


紧盯眼前最重要的事:

学会有效沟通

 

我给大家分享上面的故事,是希望作为父母家长的朋友们不要老是患得患失,觉得自己这方面能力不行,那方面没有资源。而是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紧盯着目标,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

 

而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是让孩子学会有效沟通,这应该是每位接受早期干预的孩子都必须具备的干预目标。

 

不管能力水平高低,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会有效沟通——可通过能力范围内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和周边的人进行互动。

 

要孩子学会有效沟通,孩子身边的大人就应该首先要以身作则。例如父母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其他专业人员间沟通等。早期干预就像是比赛或打仗,期间必然会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会涉及到各种沟通协调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有效沟通是所有参与自闭症干预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学习的一门课程,接下来的几周我会给大家分享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和例子。

 

学会有效沟通并希望在孩子身上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首先要意识到在自己日常沟通方面的坏毛病。所以今天先来讨论一下我们平时最容易掉进的坑——暴力沟通。

 

 

 

你或许没有意识到

自己的暴力沟通

 

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是沟通方面的经典著作。


一说到‘暴力’这个词,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打人咬人这些行为,但马歇尔指出,我们这些普通人,甚至是心地善良遵纪守法的人,也常常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做出了很多暴力行为。更要命的是,我们身在局中,几乎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受害者往往是我们身边最亲最爱的人。

 

在和自闭症孩子的家庭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除了会观察孩子的行为,更会留心父母之间的沟通谈话方式。虽然有时只有几十分钟,但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某些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各种日常谈话方式,就很有可能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

 

言语上的嘲讽、否定、说教、任意打断、拒不回应或者是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每天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会让人与人的关系产生隔阂,变得冷漠、甚至敌视。有些父母最终以离婚收场,其根源不一定是不爱对方,而是受不了这些沟通暴力。

 


马歇尔在书里列举了很多暴力沟通的具体形式,我这里列举几个最常见的情形:

 

✖ 人身攻击

妈妈在家辛苦陪了孩子一天,爸爸下班回来见孩子进步不大,就开始指责妈妈笨和无能。

 

✖ 双重标准

爸爸埋怨妈妈不多陪孩子,可爸爸回家后不是对着电脑电视就是玩着手机。

 

✖ 对着干

父母一方说去东,另一方就偏要去西。妈妈提出一个点子,爸爸就会找10个理由来反对。有时明明是觉得对方想法好,却偏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 负面语言

就像口臭一样,嘴里说出来的每个字总带着负面消极情绪,折磨得对方抑郁崩溃。

 

✖ 不懂体谅感恩

妈妈好不容易做了一顿爱心大餐,爸爸临开饭才说约了朋友去喝酒,完全没把妈妈的用心当回事。

 

✖ 吹毛求疵

一方好不容易做好了一个干预计划,另一方却不停地挑毛病,但就是不提建设性建议。

 

✖ 自我为中心

双方在沟通中常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从来不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这些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却鲜有人意识到这些沟通暴力带来的伤害,经过长年累积之后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最终很有可能会导致一段关系甚至一个家庭的破裂,甚至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之前,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下一步该如何来纠正和避免这样的暴力沟通呢?

 

 



明确沟通背后的意图

 

蒋勤勤回忆陈建斌对她的爱,不在鲜花和巧克力,而是生活中的沟通细节,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吗。

 

要戒掉暴力沟通的习惯,除了需要注意沟通行为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沟通行为最初的意图和动机。

 

现在回想起来,你每天说的那些话,跟你原来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吗?

 

例如上面提到人身攻击的例子,其实最初的沟通目的是希望通过讨论来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可是你一上来就指责对方笨或者把全部问题都推到对方身上,这样的做法激起的往往不是对方的上进心,而是对方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对方会设法找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或者把一些陈年旧事拿出来翻炒。如此一来,原来的沟通目的就完全变样了。

 

再比如双重标准的沟通例子,你向对方提出要求建议,自己却没有做到,甚至反着做。对方如何能认真听取你的建议呢?

 

沟通是双方的事情。要把事情办好,最关键的是要让对方了解到你真正的意图,有了明确的意图摆在眼前,上面提到的那些暴力沟通方法自然是可以有意识避免的。我们每天如此努力,是为了让家人幸福。

 

 

 

小   结

 

早期干预就像团队比赛一样,请善待你的队友。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暴力沟通的话题,这些语言暴力或许已经成为你习惯的条件反应,但它们很有可能会就像癌细胞一样,日益侵噬着你的幸福生活。

 

看完这篇文章后,希望你能从今天开始好好思考,究竟自己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吗?既然目标是这样,那为什么还要天天在家里对自己最亲的人施加暴力呢?

 


下期预告:

我们探讨如何真正用心聆听



图源 | 花瓣网

 整理 排版 | 板栗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一起分享讨论

大米和小米粉丝四群
81132287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